结肠癌化疗后疼痛严重,如何缓解疼痛?结肠癌化疗作为治疗结肠癌的重要手段之一,虽然能有效杀死或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但往往伴随着一系列副作用,其中疼痛是患者常见且难以忍受的症状之一。针对这一问题,中医提供了独特且有效的缓解方法,旨在从整体上调节人体机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认为,癌症的发生和发展与人体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衡密切相关。因此,治疗癌症疼痛不仅仅是对症处理,更重要的是调整人体内部环境,恢复气血平衡。对于结肠癌化疗后疼痛严重的患者,中医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缓解疼痛:
一、内服中药
中药内服是中医治疗癌症疼痛的核心方法之一。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及症状,中医医师会辨证施治,开具个性化的中药方剂。例如,对于由寒凝气滞引起的疼痛,可选用附子、细辛、桂枝等辛温药物来温通经络、散寒止痛;对于瘀血阻络导致的疼痛,则可用乳香、没药等活血化瘀药物,以疏通经络、缓解疼痛。这些中药不仅能够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还能通过调节全身气血,达到从根本上缓解疼痛的目的。
展开剩余76%二、外敷中药
外敷中药同样是中医治疗疼痛的有效手段。通过将具有止痛作用的中药如生附子、生川乌等研末后敷于疼痛部位,利用药物透过皮肤直接作用于患处,达到局部止痛的效果。这种方法避免了口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同时减少了药物的全身副作用。
三、中医整体调节
除了针对疼痛的直接治疗外,中医还注重从整体上调节患者的身体状态。通过调整饮食、作息、情绪等方面,增强患者的体质和抗病能力,从而间接减轻疼痛。例如,推荐患者食用具有抗癌作用的食物,如薏苡仁、山药等,以辅助抗癌治疗;同时,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也有助于缓解疼痛。
化疗期间配合中医治疗有助于增效减毒,提高整体疗效;对于无法耐受化疗副作用的患者,也可以单独用中医药的治疗,有助于修复受损的机体,改善患者的预后。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在四十余年的中医临床工作与总结中,提出针对癌症“元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结聚”三大基本病机的“三联平衡”抗癌理论,并将理论指导临床工作,配合中医药来治疗食管癌、胃癌、肝癌、肺癌、脑瘤等常见恶性肿瘤,以及放化疗后、术后康复调理,以调节患者正气亏虚的状态,改善饮食、睡眠、体力和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争取更多的生存周期,累计诊疗患者超20万人次。
非遗“袁氏中医肿瘤疗法”始于嘉庆辛酉年(公元1801年),传承距今已历八代两百余年,凝聚着袁氏中医世家历代先祖临床实践的智慧结晶。在袁氏先祖历代承传的珍贵秘本《袁世医方》中,详细记载了“袁氏中医肿瘤疗法”的核心理论与用药精髓。涵盖中医内、外、妇、儿各科,以及实践临床的大量内外治方药、制作技艺,剂型包括汤、丸、散、膏、丹,以及药酒、药膳、药茶、药醋、药粥、药饼等食疗方,多达190余首,形成了一套系统而独特的中医肿瘤诊疗体系。
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治疗结肠癌真实案例分享:
戴某某,女,结肠癌,2011年9月30日初诊,湖北鄂州人
2011年7月23日,患者在武汉同济医院检查被确诊为结肠癌。手术+3个疗程的化疗后,病情没有被控制,当时医生告诉家人:“估计活不了一年,多则两年”。不愿就此放弃的家人,随即带着患者辗转北京、上海寻医,但均无功而返,最后偶然间打听到袁希福老中医,2011年9月30日就诊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初诊时患者整体情况并不好,精神差、体力差、睡眠差,治疗信心也不足,可在家人的支持下,还是在坚持用药。慢慢地病情逐渐稳定,精神、气色也恢复了起来。服药6年后,2017年9月24日复诊时做了全项检查,儿子亲口说:“说出来可能这样说没人相信,现在我妈全部一点问题也没有,什么血常规啊!什么癌细胞啊!那些指标全部正常。”这样的结果让患者自己都不敢相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的教授也说:“这真是个奇迹,中药继续吃吧,像这样的病应该最多活三年!”后续2022年回访稳定,2023年4月回访患者刚从医院检查回来,情况基本稳定。2024年5月29日参加希福中医第六届百位抗癌明星龙年中国行武汉站,分享当前仍经营服装店,与众多抗癌明星登黄鹤楼,展现与癌斗争的不屈意志!
中医治疗结肠癌化疗后疼痛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方法。通过内服中药、外敷中药以及整体调节等手段,中医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中医治疗需在专业中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发布于:河南省极速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