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巴基斯坦电视台播出的一次访谈中,国防部长卡瓦贾·阿西夫坚决否认了关于“巴基斯坦已签署协议购买中国歼-35A隐身战斗机”的传闻。针对外界盛传的这一重大军购协议,阿西夫表示,所谓“即将交付”的消息完全是媒体炒作,目的是为推动中国武器出口创造舆论氛围。
这篇文章最初由Boyko Nikolov为《保加利亚军事网》撰写,我将其翻译并编辑后分享给大家。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的翻译仅用于转述外方观点,绝非我个人的看法,希望大家理解。
阿西夫的声明引发了外界对于巴基斯坦军事现代化计划的更多关注,同时也激起了对南亚地区政治形势变化的讨论。在南亚,巴基斯坦与印度之间长时间以来紧张的关系始终是影响区域安全的关键因素。阿西夫的否认恰逢外界高度关注南亚空中力量格局之时,而中国作为全球军火供应商崛起,也引发了从美国到印度等多个国家的警觉和关注。
展开剩余77%阿西夫的回应标志着巴基斯坦国防部门首次就这一传闻发出正式声明。此前几个月,甚至有报道称歼-35A可能会在2025年8月开始交付给巴基斯坦。社交媒体及国际媒体上的相关报道声称,巴基斯坦将成为歼-35A隐身战斗机的首个海外用户,引发了广泛关注。
在接受《阿拉伯新闻》采访时,阿西夫明确表示:“你们知道的,这些报道全都是媒体炒作,只不过是在为中国的武器出口造势。”他强烈否定了有关巴基斯坦已经决定采购40架歼-35A战斗机并配备先进的PL-17远程空空导弹的说法。
阿西夫的否认凸显了巴基斯坦在对外公布国防采购计划时的谨慎态度,尤其是在克什米尔控制线发生冲突后,巴基斯坦与印度的关系愈加紧张的背景下。作为巴基斯坦政府高层中首位就此事发声的人物,阿西夫的声明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明确表示歼-35A的采购协议尚未达成。
关于巴基斯坦与中国签署歼-35A采购协议的消息最早出现在2024年。此后,歼-35A在珠海航展上亮相,引发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亚洲防务安全》和《欧亚时报》等多家媒体借机报道,称巴基斯坦已经批准采购40架歼-35A,以替换老旧的美制F-16战斗机。与此同时,社交媒体上也充斥着有关此事的猜测和讨论,进一步加剧了外界的关注。
2025年4月,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了一起武装袭击事件,导致5月7日至10日之间爆发了短暂的激烈对抗,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紧张局势因此升温。随之而来的传言也更加频繁。此类未经证实的军事报道迅速传播,反映出国防新闻的高度敏感性,且能够在短时间内影响人们对于地区军事力量格局的认知。对于读者来说,辨别事实与炒作之间的区别变得尤为重要。
歼-35A是由中国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研制的第五代隐身战斗机,源自歼-35舰载机和FC-31验证机,专为争夺空中优势和执行地面打击任务而优化。歼-35A首次亮相于2024年的珠海航展,其流线型隐身设计使得雷达反射面积仅为0.001平方米,接近F-35战斗机的水平,在战斗环境中难以被雷达侦测到。
该战斗机配备了先进的航空电子设备,包括有源电子扫描阵列雷达和红外搜索跟踪系统,极大提升了目标探测与跟踪能力。此外,歼-35A采用无附面层隔道超音速进气道(DSI),并且配备一体化气泡座舱盖。与中国的另一款隐身战斗机歼-20相比,歼-35A的体型更为紧凑,维护难度较低,成为了出口市场中更加具成本效益的选择。
目前,巴基斯坦空军已装备了与中国联合研发的JF-17“枭龙”战斗机、中国制造的歼-10CE战斗机、美国生产的F-16战斗机以及法国制造的老旧“幻影”战斗机。而印度空军则装备了法国生产的“阵风”与“幻影”战斗机,以及俄罗斯制造的苏-30MKI和米格-29UPG战斗机,但缺乏隐身平台。若巴基斯坦成功获得歼-35A,将可能在空中力量上获得明显优势。
发布于:天津市极速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